关灯
护眼

第十六章 死掉的学生

    武国历四十三年秋,十一月。

    天气越发寒冷,已经到了该补添衣裳的时候,虽无雨,但天际昏沉,致使大地多了几分萧瑟之意。

    相比起别处的萧条,越发靠近京城的地方也越加昌繁了起来。

    而京城之内,人人奔走匆忙,叫卖之声不绝于耳,让这个萧瑟的时节多了几分烟火气。

    南城门处,一辆马车在黑衣青年的驱使下缓缓自官道驶近,一旁还有位骑马的独臂老者随行。

    车厢青帘掀开一角,露出一张清秀的脸庞。

    看着那恢弘大气的城门口,付仁不禁暗暗咂舌。

    不愧是京城重地,看起来就是气派。

    门口守卫一个个眉眼锐利,神色刚毅,比起其他偏远之地的懒散之相大有不同。

    “终于到了,都快闷死了。”

    付仁放下青帘,毫无形象地伸了个懒腰。

    这段时间除了偶尔会在其他城池内休息之外,基本上他都待在马车里面,早都待腻了。

    不过越是这样,他就越是佩服起了眼前那正在端坐看书的青衫儒士来。

    从昌东边境来回一趟差不多四个多月的时间,对方竟然一点也没有焦躁之意,天天捧着书看,马车后面放着的也不是什么金银财宝,是一本本书籍。

    天文地理、儒学圣贤之书应有尽有。

    趁着这段时间他也看了不少书,恶补了一番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。

    他都有些迫不及待想进入自己那三进三出的大宅院了。

    有顾思恒在,门口的守卫并未阻拦,他们畅通无阻地进入了城。

    看着街边的繁华,以及偶尔可以看到的那些穿着锦袍,提着鸟笼的富家官宦子弟,付仁不由得目光微闪。hTTps://WW

    京城与其他地方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。

    难怪,一直待在如此安乐之地,又有谁会看到远在昌东一片的凄凉之相呢。

    又有谁能看到那路边冻死饿死的难民呢?

    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,这话是丁点都不假。

    正在付仁看着街边繁华景象陷入沉思的时候,远方嘈杂的声音响起。

    他挑眉看去,街道尽头,正有一队衙吏押着七八个人走向远方。

    付仁眉头微皱,他注意到衙吏押着的那几个人大部分是书生学子打扮,其中为首的一个中年身着儒衫气度不凡,哪怕是被衙吏押行,也是昂首抬头、步伐平稳。

    “先生,是黄先生和他的学生们。”顾思恒的声音传来。

    一直坐在付仁对面看书的宋安民闻言眉头微皱,拉开青帘看向那边。

    越看,这位儒雅的中年眉头便皱的越深,面色也凝重了几分。

    “怎么回事?”

    付仁见状急忙开口询问,心中升起几分不妙之感。

    “被押走的是书院一位有些名望的先生,想来书院出了些事。”

    宋安民语气凝重地解释了一句,然后朝着外面道:“思恒,速回书院。”

    话音落下,马车的速度便稍微加快了几分,但由于是在京城之内,再快也快不到哪去。

    等行过这条街的时候,那一队衙吏已经押着人走远了。

    坐在马车内,付仁看着眉头紧皱的宋安民道:“他们未戴上镣铐,看那些衙吏对他们也不敢催促得罪,想来只是暂时带到衙门协助调查之类的,宋副院长不用太过担心,先回书院了解事情原委吧。”

    宋安民面色凝重地点头,他当然知道这点。

    最终,马车停在了京城东街一座壮观的院门外,匾额上书的“镇国书院”四字苍劲有力,大气磅礴。

    书院很大,听说光是大大小小的院校便有十余座,俨然跟付仁印象当中略小的大学城有的一比。

    “思恒,你去安置这位老先生和小草姑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