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
第106章 以爱之名

    他哪里知道,自己的女儿之所以表现的如此眼高于顶,归根结底是因为其内心隐藏的,一种由来已久的“自卑”。

    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最大的期盼,所以每个家庭,不论穷富贵贱,对于子女的教育,那都是不遗余力的。

    而在公司初期的打拼阶段,他顾炎彬更是深刻体会到,文化知识与人脉关系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于是,他付出巨大代价,把女儿送去了贵族学校。

    接受最好教育的同时,也让女儿从小接触那些“上流人士”的子女。

    企图在根源上拔高她交际圈子的质量。

    这本无可厚非,但那时他的公司还没有崛起,虽然经济条件较普通家庭要好不少,但与那些真正的达官贵人还有着巨大的鸿沟。

    他强行把女儿推到一个,跟家庭各方面水平不匹配的环境中,结果却是事与愿违。

    那时的顾清秋,根本就无法融入到同学中去。

    别的同学的父母,非高官富贾,就是海归精英,而她,仅仅是一个小作坊主的女儿。

    无论从见识举止,还是穿戴用具,处处彰显着差距。

    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人家在讨论牛排几成熟味道最好时,她却在纳闷牛排是啥,为啥不炖熟了吃。

    半大的孩子,攀比几乎无处不在,在其他地方的小孩攀比谁的鞋子好看时,这里比的却是谁的鞋子牌子大,值多少钱。

    别人眼里的常识,她顾清秋却高不可攀,甚至闻所未闻,于是,从那时起,她就体会到,原来贫穷真的会限制人的想象力!

    那种土鳖进城般的感觉,简直让她无地自容。要知道,她也仅仅是一个孩子而已。

    最让她绝望的事,是几乎每个同学在攀比输掉后,总会到她这里来找优越感,也总能找到优越感。

    那种天然的俯视眼神,让她如坐针毡,学习成绩自然也就好不到哪里去。

    比家庭,比父母,她比不过。

    比学习,竟然也比不过。

    不知不觉间,自卑的种子也就深耕于心。

    那时她唯一的办法,就在自己脆弱的内心表面,伪装一层保护——对所有事物都表现的不屑一顾。

    对别人大牌鞋子、衣服不屑一顾,对别人父母停在校门口的豪车不屑一顾,对别人被挫败后,来她这里找安慰不屑一顾。

    而如果层层拨开这个“不屑一顾”的最里层,就会发现,那里不是满不在乎的豁达,而是满含无奈与无力的自卑。

    顾清秋算是一个比较“懂事”的孩子,在学校里所受的委屈,她从来没有跟任何人说起过,包括她的父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