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
二十七、闹柜

    众安堂总店,一位五十多岁的病家吵吵嚷嚷,指着柜台伙计鼻头大骂。

    柜台伙计一脸无奈:“此乃郎中的方子,我只管照方抓药。”

    李主事点点头。

    病家便揪住赵五聘的郎中,那郎中也一脸无辜:“店里无浙贝母,所以小可才拿川贝母替代。”

    那病家一包药材劈头砸来:“我把你个害人的庸医,这贝母和那贝母是一样的么。”

    郎中背书道:“川贝母:甘,苦,微寒;浙贝母:苦,寒。归肺,心经。化痰止咳,清热散结,功效是一样的。”

    那病家骂道:“呸,你刚才讲有的甘,有的不甘,偏又讲一样。我在这店买了二十多年的贝母,你欺我不知么?便要原先那种大个的。”

    郎中笑道:“其实川贝母虽然个小,其实效用还好些,不然也不会卖的贵。”

    那病家更怒,气喘不定,骂道:“你你你,原来要卖贵的。”

    周围主顾与路上行人看不过,纷纷围上来议论道:“这也太不像话,俗话道医者父母心,怎能只顾着生意。”

    “你还不晓得,这郎中是药商赵老板雇来的,自然要先顾着生意。”

    “浙贝母是此处地产,还能缺货?分明是专门卖赵老板贩来的外地货。”

    “大家谁晓得这行里门道,还不是郎中写甚么便买甚么,柜台算多少钱便是多少钱。”

    “这药材三天两日变价,只拿水旱蝗灾搪塞,谁搞得清楚?”

    “可怜这老者都用了二十多年药,还治不好。”

    那郎中见不是路,忙躲到店内。

    那病家气喘吁吁,憋得面红耳赤,连咳带骂。

    人群外挤进来一位后生,扶住那病家,嗔道:“早便使爷到别处看看,爷便是不肯,如今却好,喘成这般。”

    那病家又喘又咳,已讲不得话来。

    后生取出一个小瓶,唤病家服下。那病家长呼一口,面色舒缓许多,又就瓶喝得两口,便不大喘了,奇道:“儿啊,这是那来的神药。”

    后生道:“便是平安堂的消咳饮,早唤您老人家去看看,您只道人家是外来的,生死不信。今日我自作主张便买了来,您老用的可好?”

    病家乐道:“好,好。”

    周围人便七嘴八舌起来:“真的神奇。”

    “莫不是作戏?”“我看不象,方才老者咳喘得厉害,是装不来的,看上去还有性命之虞,何人会拿性命开玩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