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
十九、运筹

    永福堂后院,三分大的地方摆满器具。

    掌柜的自在前台招呼,便使莫谷在后院制药。

    莫谷切药,研磨,炮制,配伍,一人忙得团团转,也只将辛苦当作练功。

    旁坐着一位白衣文士,边饮茶边闭目吟诗。

    掌柜的得空来到后院,笑道:“孙先生,小店可是全仗你来运筹。”

    那文士微微睁眼道:“只要掌柜这消痛散确有疗效,还怕卖不出去?俗话道酒好不怕巷子深。”

    掌柜道:“这是我家几代相传的验方,百试不爽。”

    文士道:“如此便好。”

    掌柜自招呼前台去,那文士便合莫谷打话,问他年岁出身等。

    莫谷边忙边道:“听闻孙先生本是举人出身、私塾教授,却为何屈身从商,这士农工商,商本末流。”

    那孙先生道:“愚见,愚见。凡历朝开国,皆是初经战乱,生民凋零,此时要务便在生养休息,自然以重农抑商为国策。而今天下承平已久,国库充盈,百工发达,民间自然要互换有无,便要用得商人。再道范蠡连将相富贵皆弃得从商,这商人何卑之有?”

    莫谷道:“我店偏小,果然能得成功?”

    孙先生笑道:“这便是运筹之重要了。谋定而后动,事半而功倍。试举一二,金陵卢生家有琼崖产木棉花百担,当地人用以织布,卢生视为奇货,船载金陵,却无人识得,更无人会织得成布,便成死货,是不通地利也。”

    莫谷道:“此物确也不识,自然便是死货。”

    孙先生道:“不然,《尚书》便有所载,称作织贝,《后汉书》则称白叠,杜甫诗称“光明白叠布”,白居易的“木棉花冷得虚名”,便是此物,只是希物,人多不识。”

    莫谷道:“既如此,又如何?”

    孙先生得意道:“我便使卢生夹于衾被间,冬季货卖,便得大利。”

    莫谷道:“百担之多,何得尽卖?”

    孙先生道:“此物希贵,自然购者少。我便使他冬日储冰,木棉花包裹,至夏不化,夏日炎炎,货冰更得大利。”

    莫谷不由得停手叹服道:“先生更能用天时,真乃通神。先生何以知此储冰之法。”

    孙先生笑道:“四字真言:博闻广记。”

    莫谷若有所悟。

    孙先生道:“另有苏州胡某家有宝刀货卖,出价千两银子,无人问津。我使他献刀扬州节度使,便得千户之职,价值何啻千金。此乃求人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