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
第32章 第32章

    温瑶肯定地点点头。

    这个同意是真心的:第一,现在得罪江阅十分危险;第二,江阅丢了人,她这个江太太脸上也不会有光。毕竟他们是新婚啊,到时候她的脸只能比江阅丢的更大。

    所以原剧情最好不要发生。

    她出主意道:“要不然……你明天不喝酒?那样应该就不会一时冲动了吧?”

    “那不叫冲动,那叫精神疾病。”江阅淡淡道。

    言下之意,就是她写的配角是神经病咯?

    虽然也有读者这样骂过她,但她并不承认,且很不开心。

    矜贵傲慢的前未婚夫在女主出嫁当天才意识到自己深爱女主,然后醉酒,在酒精作用下表白,说出心里话,怎么神经病了?她觉得挺正常啊!

    主要是这个情节一来增加了冲突,二来显露了男主的硬气,三来让女主对男主有了好感,四来男配的追妻火葬场也是个爽感,多好!

    咳,当然,就是对男配本身不好。

    温瑶咬唇,努力装出懊恼又同情的样子。

    江阅并不准备追究她:“明天我自然不会喝酒,但我担心的是别的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温瑶问。

    江阅回道:“你知道吗,和王姗姗传出照片之前,我也知道那天会遇到王姗姗,所以我避开了那个地点,可是事情还是发生了,这就是宿命。”

    “你担心这次也会这样?”温瑶问。

    应该不会吧,比如现在发生在江阅身上的事,就和原剧情完全不一样:

    他结婚了,安抚好了黄倩仪,联络上了涂芳芳,还变着法儿把妹,和原剧情的消沉状态隔了十万八千里。

    江阅看着她,目光沉静而严肃:“我需要你时时刻刻留在我身边,尽一切努力避免意外发生。最重要的是,我要看看你的能量能不能影响到我,让我不被安排到原剧情的轨道上。”

    温瑶点头:“你放心,我会留在你身边的,你要去找路婉我也会拉着你不让你去。”

    江阅目光中温情款款:“那一切就指望你了。”

    温瑶知道他又在套路自己,于是也回之以一个深情认真的表情,重重点头。

    第二天的盛世婚礼,温瑶穿一身浅黄色小礼服,样式看上去青春活泼,又鲜艳明快,会让人有一种少女感。

    江阅挑了一身色调明快的米白色西装,一来和温瑶相配,二来彰显自己的轻松感,不要让人联想他的失落。

    坐上紫色劳斯莱斯的豪华座驾,两人出发了。

    温瑶心里兴奋,想找人搭话聊一下婚礼的事,转头看江阅,却见他坐得挺直,紧抿着唇,神色严肃,看上去精神非常紧绷。

    很明显,他担心今天的剧情发展,怕一切都改变不了。

    如果那样,那就证明她的到来并不会改变他的命运。

    出于人道主义关怀,也是人设需要,温瑶安慰他:“没事的,别紧张,我肯定会从头到尾陪着你的,不过……”

    江阅问她:“不过什么?”

    温瑶八卦地问:“不过路婉结婚,你心里究竟怎么想的?”

    “什么怎么想?”江阅心不在焉地问。

    温瑶不由自主语气就小心了一点:“就是心情啊……你有意识到自己真的爱上她了么?就后悔什么的。”

    江阅看她一眼,笑了起来,随后凑近她问:“那你希望我有这种心情吗?”

    “我……”

    温瑶让脑子转了一圈,低下头回答:“我不知道……”

    这个回答她给自己打满分,虽然她演技不过关,但偶像剧看了很多,台词信手拈来。

    江阅徐徐道:“我和她订婚了三年,关系止步在……牵手吗?我不太确定,似乎只是扶过她,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亲密。”

    温瑶愕然抬头。

    对于江阅和路婉的关系发展,她没描述到这种细节,只是确定两人没到床上那一步。

    主要原因是路婉并不爱江阅,比较保守,而江阅也是个冷情的人,并没有强迫,所以没走那么近。

    但是不是牵手了,是不是接吻了,这些没说明。

    现在听江阅说竟然连正式的牵手都没有,也太匪夷所思了吧?

    江阅知道她的意外,笑着道:“我不傻,能看出她和我订婚是因为家族需要。她当时没有爱人,而我又是个合适的对象,所以她同意了订婚,对我并没有感情。

    “但同时,她也是个感性的人,对爱情抱有希望,所以她也不会太随意,在没有感情的前提下,她并不习惯和我有亲密行为。”

    温瑶很意外,江阅竟然将路婉的心思看得这么明白。

    这是她没有深入思考的,毕竟江阅只是个男配,大多数剧情都是为男女主感情服务,她并没有太花心思。

    江阅继续道:“而我,无所谓。路婉就算不是路婉,是张婉李婉,我也会和她订婚,我看重的是路家,而不是她这个人,三年来,一直如此。

    “她想我做个温柔的未婚夫,我会给她送花送戒指,她想和我相敬如宾,我更省功夫。

    “所以我很难理解,为什么我会突然发现爱她,还要在事已成定局时去表白、发酒疯。另外,我也没有酗酒的习惯,一切的一切,都是你想让那场闹剧发生,它就发生了,没有任何逻辑可言。”